金融消保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金融消保>关于警惕非法中介诱导消费者“减免信用卡息费”的风险提示
关于警惕非法中介诱导消费者“减免信用卡息费”的风险提示
作者:  上传时间:2025-06-04 09:53:53
近期,市场上出现一些非法中介机构或个人,以“减免信用卡息费”“停息挂账”“债务重组”等名义诱导消费者委托其代理信用卡债务处理业务。此类行为不仅可能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,还潜藏诸多风险,其中二次诈骗风险尤为突出。不法分子往往会以“解冻账户”“消除不良记录”等理由,进一步实施诈骗行径。为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,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提醒广大群众警惕非法中介诱导消费者“减免信用卡息费”,认清“减免信用卡息费”的本质及其背后隐藏的风险,防范合法权益受到侵害。
非法中介“减免信用卡息费”的主要表现形式:
一、冒充官方机构。谎称与银行或监管部门“合作”,伪造授权文件或工牌,以“内部渠道”“特殊关系”骗取信任。  
二、虚假承诺诱导签约。宣称“100%减免利息”“零手续费分期”“快速修复征信”,实际无法兑现,甚至要求消费者停止正常还款,导致逾期风险。 
三、伪造材料骗取减免。教唆消费者虚构“贫困证明”“重大疾病证明”等材料提交银行,涉嫌伪造公文或欺诈。
四、收取高额服务费。以“咨询费”“手续费”等名义提前收取高额费用(甚至高达债务金额的30%),事后失联或推诿责任。
五、非法获取个人信息。要求消费者提供身份证、银行卡、联系方式等敏感信息,用于倒卖或从事其他非法活动。
消费者轻信非法中介“减免信用卡息费”的虚假承诺,可能会面临法律、经济、信用及个人信息泄漏风险为有效防范非法中介诱导消费者“减免信用卡息费”风险,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:
一、通过官方渠道协商还款:若确有还款困难,应直接联系发卡银行客服或前往网点,通过正规渠道申请分期、延期或息费减免。
二、保护个人信息安全:高度重视个人信息安全,增强安全防范意识,切勿向陌生人透露银行卡号、密码、短信验证码,不随意签署授权委托书。
三、警惕“无风险”承诺:银行针对信用卡息费减免事宜,设有严谨且规范的审核流程,任何声称“保证成功减免,不成功不收费”的承诺均为诈骗话术。消费者应保持理性与警惕,切勿轻信此类毫无根据的虚假承诺,避免陷入诈骗陷阱。
四、留存证据,及时举报:如遇可疑中介或已遭受损失,应当立即妥善留存相关证据,包括但不限于双方的聊天记录、签订的合同文本、转账交易凭证等,并及时向公安机关或金融监管部门进行举报,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。
五、理性消费,量入为出:合理规划信用卡使用及消费行为,避免过度负债,牢固树立科学、健康的消费观念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供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