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一些非法组织或个人打着为消费者维权的旗号,推出“代理投诉”“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”等所谓“代理维权”服务诱骗消费者,名为代理维权,实则牟取非法利益,严重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,扰乱金融市场正常秩序。
“非法代理维权”通常通过以下步骤实施:
一、“非法代理维权”组织或个人利用网络论坛、朋友圈、网购平台、短视频等渠道,冒充法律工作者骗取消费者信任,以“修复征信”“逃废债务”“全额免息”为幌子,发布虚假维权成功案例,诱骗消费者委托其代理。
二、向消费者收取高额的“代理维权”咨询费与手续费,索要身份证、银行卡、联系方式等个人隐私及金融敏感信息。
三、唆使消费者无视合同,编造事实、伪造证据、提供虚假信息,用固定模板与话术,以代理人身份向金融机构或监管部门投诉。
四、阻断消费者与金融机构、监管部门沟通,怂恿或代替消费者缠访闹访,甚至诱骗、恐吓消费者,阻碍其与金融机构正常协商,严重影响生活。
为有效防范“非法代理维权”风险,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:
一、理性规划与合规维权
科学合理规划个人收支,秉持量入为出消费理念,审慎选择契合自身需求的信用卡产品或服务,保持理性消费习惯。同时,珍视个人信用记录,充分认识并警惕参与“非法代理维权”行为可能引发的法律风险,坚决拒绝参与任何违背合同约定、提供虚假信息以及编造事实的恶意投诉活动。
二、强化个人信息安全防护
高度重视个人信息安全,增强安全防范意识,避免因个人信息管理不善而导致信息外泄、被盗用,进而引发资金损失等风险。一旦发现自身合法权益遭受不法行为侵害,务必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,借助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。
三、妥善解决金融权益争议
当消费者与银行之间发生权益争议时,应优先与银行进行协商沟通,主动说明真实情况及合理诉求;如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,可通过专业金融纠纷调解机构申请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方式,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
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供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