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融消保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金融消保>云南昆明官渡农合行创新打造沉浸式金融消保课堂
云南昆明官渡农合行创新打造沉浸式金融消保课堂
作者:  上传时间:2025-04-02 17:56:02
       为深入落实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“3·15”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工作要求,3月14日,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渡监管支局指导下,云南昆明官渡农合行联合阿拉街道办事处、海子社区在阿拉街道海子社区大普莲居民小组,成功举办“情暖彝乡·乐学金融”主题宣教活动。共有来自省、市联社、阿拉街道相关领导及工作人员和大普莲居民小组的彝族、汉族群众500余人参加了活动。
 
       本次金融知识宣传活动通过“少数民族文化+金融知识”的深度融合,为彝族撒梅人聚居区打造特色化金融教育新范式,获得辖区群众热烈响应。活动现场,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渡监管支局四级调研员龚伟同志致辞,他强调:金融机构要坚守金融工作的政治性、人民性,持续推动金融知识普及向城乡结合部、少数民族聚居区等薄弱领域下沉,重点关注“一老一小”群体认知短板,打通金融消保“最后一公里”;构建全链条风险防控机制,聚焦当前电信网络诈骗、非法集资等侵害群众利益的高发领域,依托“百千工程”,推动防诈反诈从被动应对转向源头治理,切实守护群众好人民群众的“钱袋子”;深化普惠金融服务内涵,立足“支农支小”战略定位,重点关注民族地区居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与适配性,以更温暖的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。活动呈现了三大创新亮点:
 

 
民族文化浸润式宣传
       通过创新设置“彝汉双语”宣教场景,特邀村组长用彝语开展“消保火塘会”风险提示,将防诈要诀融入撒梅民歌传唱,组织民俗打糍粑表演营造文化共鸣。活动现场以马缨花、火焰纹等彝族图腾装点游戏展区,使金融知识传播更具民族亲和力。
 

 
多元场景互动式学习
       通过构建“知识宝库+游园闯关”复合教学模式,设置四大特色游戏展位。“知识宝库”环节由该行个人金融部、运行保卫部、内控合规部联合授课,聚焦金融消保八项权益、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和打击非法金融中介三方面宣传金融知识。村小组特约律师向现场居民开展了普法宣传,提供法律咨询服务,“知识宝库”环节全方位、高密度织密“消保防护网”。

 
       “消保+游园”活动通过“击倒诈骗保龄球”游戏,强化风险识别能力,在“网络安全套圈圈”中学习技术防护要点,借助“依法求偿投壶”普及维权途径,运用“金融大转盘”巩固存款保险等知识。参与者通过集章兑换特色礼品——“奔奔”,实现寓教于乐。
 

 
立体化传播矩阵
       通过构建“线上+线下”全渠道传播体系,创新采用网络直播扩大覆盖,同步运用“乡村大喇叭”每日3次滚动音频播报。活动现场特设“金融权益承诺墙”,由监管部门、街道办及银行三方联合签署服务承诺,强化机构履职公信力。
       活动现场,监管部门干部、省市联社及昆明官渡农合行领导携手开展“高管讲消保”活动,他们手持各式宣传折页,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金融知识。该行分管行领导指着“三不一多”防诈口诀,微笑着对彝族毕奶奶说:“您知道防范诈骗最重要的是什么吗?”毕奶奶脱口而出:“就是不贪财。”周围的人们笑道:“对咯对咯,就是这个道理。”
 

 
 
       以活动现场为中心,该行组织多支金融知识宣传队开展“进村入户”宣传行动,针对老年群体发放《防范养老诈骗手册》为留守家庭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。
 

 
       该行创新采用“主会场直播+短视频二次分发”模式,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实时直播活动现况,随机采访活动参与群众,实时在线观看突破2200人次,弹幕互动超200条,实现政策传播破圈效应。
 

 
       此次活动彰显了昆明官渡农合行坚守支农支小定位的责任担当;通过将普惠金融政策、金融知识普及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有机结合,切实提升城乡结合部“一老一小”群体防诈反诈能力,为今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提供了创新实践样本。
 
 
上一篇:已经是最前一篇了